学术动态 |
杨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出了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
阅读全文 |
李宏伟: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用“十个坚持”系统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其中第四个是“坚持独立自主”。《决议》指出:“独立自... |
阅读全文 |
张志丹:百年大党理论创新的成功密码 |
自古及今,伟大思想如同“普照的光”照彻寰宇。恩格斯深刻地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无独有偶,***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
阅读全文 |
坚定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这一理念是对当代中国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的高度概括,是习近... |
阅读全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底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底蕴 2022-02-28 作者:公丕祥 内容提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沃土,符合中国实际和国情,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奋斗的结果,蕴含着深刻的... |
阅读全文 |
“思政+专业”实践育人出实效! 我院项目入选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
日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我行我动’——社会大场景中‘思政+专业’深度融合的全媒体实践育人体系重构与探索”入选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遴选工作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 |
阅读全文 |
领悟思想精髓 增强历史主动 |
2022/2/28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回顾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 |
阅读全文 |
坚持首善标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首都思政工作 |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
阅读全文 |
推进“四史”教育 赓续红色血脉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的教科书作用,并对历史学习赋予深刻的教育意义。***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 |
阅读全文 |
谢云天: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乌托邦重构 |
在西方思想史中,乌托邦指的是“美好的乌有之地”,兼具理想与幻想的双重维度。然而20世纪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企图对这一概念进行重释,以布洛赫、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形成了一股乌托邦的思潮。他们试图... |
阅读全文 |
杨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出了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
阅读全文 |
张海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刻意蕴 |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这是在新的征程上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 |
阅读全文 |
社会主义改造既未“改早”,更未“改错” |
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由此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
阅读全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认定结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团队入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师团队,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阅读全文 |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顺应大势之举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为构筑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改革开放准备了物质条件。从大历史视角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施行,有效缓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 |
阅读全文 |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传播与理论扬弃 |
提要:20世纪30年代是近代中国大量译介国外各种唯物史观理论书籍的时期,一本多译的情况比较普遍。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便是其中中译本较多的著作。民国时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多种译本的广泛流行,... |
阅读全文 |
把青春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思政引入教学实践中 ——记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调研之旅 |
***总书记在2022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 |
阅读全文 |
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 |
阅读全文 |
雷引杰: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探索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时... |
阅读全文 |
谭好哲教授获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项目立项 |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入选名单,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谭好哲教授担任主编的“分论——文学艺术”项目获... |
阅读全文 |
郑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时代答案 |
“注重分析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自我革命的研究和把握,是贯穿全会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
阅读全文 |
中国人民大学4个编写团队入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名单 |
2月22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公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及各学科重要论述摘编入选名单,论述摘编1个总论和10个分论,共有8所高校11个团队入选。中国人民大学4个团队分别入选总论和哲学、社会学、新... |
阅读全文 |
程美东: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历史使命与写作风格 |
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 上总其颁布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三个《历史决议》。这三个《历史决议》的共同使... |
阅读全文 |
韩洪泉:国外关于中国红军长征的研究:进路与前瞻 |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成功进行了战略转移,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长征对中国革命的进程和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百年党史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从长征开始至今,几十年来它始终是... |
阅读全文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2年度考试录用 |
因个别考生放弃面试资格,根据公务员考试录用有关规定,在报考该职位的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照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递补考生1名。 准考证号 姓 名 职位名称 进入面试最低分数 024122 0107 00403 李 静 研... |
阅读全文 |
陈学强: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 |
编者按: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强阵地功能、决策智库功能和学术殿堂功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202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 |
阅读全文 |
王鸿铭:论党的政治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理论命题,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2019年1月... |
阅读全文 |
臧秀玲:西方新社会运动及其对左翼政党的影响 |
西方新社会运动是相对于西方传统工人运动而言的。它是当前西方国家发生的、最为显著的社会政治现象之一,对西方左翼政党以及西方未来政治走向发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西方新社会运动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
阅读全文 |
朱亚坤:列宁和布哈林关于帝国主义理论之比较 |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进入成熟阶段的核心标志。但是,国内学界对列宁与同时代理论家,特别是布哈林在帝国主义论述方面的思想关系研究需要深化。国外学界部分学者片面地突出布哈林对列宁... |
阅读全文 |
蒯正明 秦芬: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四个伟大成就”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经验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四个伟大成就”。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四个伟大成就”及其内在关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与“四个伟大成就”之间有何内在逻辑?如何认识中... |
阅读全文 |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 |
阅读全文 |
马克思感性实践观蕴含解放逻辑 |
学界对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实质的探讨,虽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却有停留于知识论传统之抽象概念或原则层面之嫌,易于忽视马克思所关切的人的生存处境与其社会历史的关系。新唯物主义之所以彰显“感性实践观... |
阅读全文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核心提示】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出了在新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 |
阅读全文 |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从十个方面对我们党一百年来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作出了科学总结,其中之一就是坚... |
阅读全文 |
最高法发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 |
Law-lib.com 2022-2-23 16:03:32 中国新闻网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 全国法院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 |
阅读全文 |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阅读全文 |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 |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题: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 新华社记者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 |
阅读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
新闻网讯 (通讯员 汪建辉)2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院党委书记李小红主持会议。 通讯员 王健 摄 院长岳奎以“凝心聚力、奋发有为奔一流”为主题作报告。他汇报了过去一年学院围绕学校党委决... |
阅读全文 |
党的百年历史成就和经验的唯物史观底蕴 |
还原和再现历史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也是凝练和总结经验的本源性条件与可靠路径。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推动党自身的成长壮大和党领导的事业发展,是我们党的成功之道和优良传统。从历史上看... |
阅读全文 |
童兵:求索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童兵 学人小传 童兵,浙江绍兴人,著名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家、教育家,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师从著名新闻教育家甘惜分教授,1988年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 |
阅读全文 |
贺钦:从2021年党代会看社会主义四国新动向 |
进入21世纪以来,朝鲜、老挝、越南和古巴社会主义四国在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不但走出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的历史阴霾,更通过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规律,形成... |
阅读全文 |
以正确方向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求是》2022年第4期)在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的背景下,就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
阅读全文 |
张清政: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及成因分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引起了国外共产党的极大关注。在这些共产党中,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以下简称印共(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值得关注。其原因在于:印共(马)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里规... |
阅读全文 |
编者按: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强阵地功能、决策智库功能和学术殿堂功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202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 |
阅读全文 |
杨虎涛:国家治理与基本经济制度协同演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
编者按: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强阵地功能、决策智库功能和学术殿堂功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202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 |
阅读全文 |
杨志臣: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初步阐述 |
19世纪70年代中期,“俄国民粹主义的洪流终于冲开了历史的闸门”,与马克思主义的“全方位的遭遇”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彼·特卡乔夫是19世纪俄国民粹派之“夺权派”的典型代表者。他与恩格斯的公开论战是俄国民粹... |
阅读全文 |
石建勋:实现共同富裕须把握好几个重要关系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作为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一个长远目标,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课题和紧迫任... |
阅读全文 |
李安君 刘魁:扬弃财产权与劳动主体的复归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重要文本,“是一个精心筹划的自主性学术构境之作,它必然成为马克思第一个重要的原创性理论制高点”,其中对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权的解剖、对劳动主体地位的确立,... |
阅读全文 |
“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述评之九 |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题:“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述评之九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以“十个明确”... |
阅读全文 |
曾宪奎: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重点与战略路径 |
在2020年4月1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同志指出,“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提出了“新发展... |
阅读全文 |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强化疫情防控思政工作 |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丁绍华、通讯员公轩报道:2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公安机关做好疫情防控思想政治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思想政治保障。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要求... |
阅读全文 |
杨昌华:论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基本架构 |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思想指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始终能够将... |
阅读全文 |
吴涛:“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能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关键要看能不能占领网上阵地,能不能赢得网上主导权”。党的... |
阅读全文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机关服务中心招聘业务人员公告 |
根据工作需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机关服务中心拟招聘3名编制外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工作岗位 岗位 工作内容 学历 名额 专职驾驶员 驾驶机关公务用车工作 高中及以上学历 3名 (二)报名资格和... |
阅读全文 |
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典范。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深... |
阅读全文 |
王国刚 罗煜: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金融发展 |
摘要:金融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家银行实践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单一银行体制探索,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多元化金融体系构建到... |
阅读全文 |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述评 |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述评 2022-02-19 07:24 字号减小 字号增大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明确”系统概括***... |
阅读全文 |
上海闵行启动德育“第一课堂” |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看了邓稼先的事迹后,大家有什么启发?我们身边有没有同样体现坚守和责任的人和事?” “有,疫情期间,以张文宏为代表的医护人员。” “那我们应该如何尽到自己的责任?” ... |
阅读全文 |
“大思政课”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
思想孕育于实践,教育升华于实践。***总书记关于讲好“大思政课”有着一系列重要论述,比如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为... |
阅读全文 |
“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述评之五 |
“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述评之五 2022-02-18 08:28 字号减小 字号增大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题:“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 |
阅读全文 |
“人勤春来早, 交流促发展” ——我院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 |
“人勤春来早, 交流促发展” ——我院赴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 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推进课堂教学研究,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带动我院的教研教学氛围,提升课程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
阅读全文 |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1917—2012)是英国著名左翼历史学家。作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同龄人,霍布斯鲍姆终其一生都在探寻这场革命的发展逻辑、历史经验和当代效应,并同形形色色的否定十月革命的意识形... |
阅读全文 |
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联盟等8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公布 |
Law-lib.com 2022-2-18 7:36:26 新华社微博 民政部17日公布2022年第一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包括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联盟等8家。民政部提醒社会公众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如发现下列组织的活动线索(... |
阅读全文 |
石云霞: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我党历史上第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历史文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人坚... |
阅读全文 |
李无双 孙寿涛: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政治哲学意蕴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有关私有制、异化劳动和剥削的相关理论,对于崇尚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体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因如此,劳动价值论一直以来都受到西方... |
阅读全文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进路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伴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陈独秀等人都曾积极宣传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探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李达等... |
阅读全文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进路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伴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陈独秀等人都曾积极宣传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探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李达等... |
阅读全文 |
韦森 李秀辉:重温马克思的货币、信用与经济周期理论 |
摘要: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经历了每十年左右一次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但经济周期的原因到目前为止仍众说纷纭。本文全面回顾了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并着重探讨了货币、信用在现代... |
阅读全文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阅读全文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文章强调,法治兴... |
阅读全文 |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
核心阅读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 |
阅读全文 |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文章强调,法治兴... |
阅读全文 |
武汉地调中心纪委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调中心近日召开纪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会议从制定历程及价值意义、主要内容、内容解读三方面对《条例》进行了全面学习。该中心... |
阅读全文 |
走进马克思哲学深处与展现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 |
作者简介:杨耕,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哲学是在法的批判、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等多重批判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的哲学是“批判的... |
阅读全文 |
百年制度建设照亮新赶考之路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回顾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系统总结党百年奋斗所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党的建设包括制度建设,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党在百年奋斗... |
阅读全文 |
杨伯江 鸠山由纪夫:集全人类之力战疫,避免民粹主义陷阱 |
编者按: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强阵地功能、决策智库功能和学术殿堂功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202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 |
阅读全文 |
王灵桂:对人类共同命运意识的一次集体唤醒 |
编者按: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强阵地功能、决策智库功能和学术殿堂功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202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 |
阅读全文 |
刘瑞生:传播的“常态”与“变态” |
编者按: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强阵地功能、决策智库功能和学术殿堂功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202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 |
阅读全文 |
周少青:论两个“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 |
编者按:为了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级研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强阵地功能、决策智库功能和学术殿堂功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了2020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 |
阅读全文 |
李伟玲: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思 |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应对各种“挑战”时,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试图通过“重构”马克思的基本理论,积极寻求在生态问题上的理论反映。 虽然面对同一问题,但不同的西方... |
阅读全文 |
张太原: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 |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现实创造力和未来引领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在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唯物... |
阅读全文 |
袁艺鸣:马克思对黑格尔主奴关系思想中劳动概念的批判与继承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以下简称《现象学》)中的主奴关系思想向后世显现的重要路径之一,是通过马克思的批判继承来实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是马克思开始深刻探讨劳动概念的关键性文... |
阅读全文 |
范希春:始终坚守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
[摘要]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之魂、立命之本,是激发全党奋力前行最持久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
阅读全文 |
李明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共产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的中国主题。弄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关键要弄清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 三重属性,建顶天立地之基 党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
阅读全文 |
刘志洪、魏冠华:美好生活: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 |
马克思曾言:“即使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理论的解放对德国也有特别实际的意义。”在我们生活其中的现时代,观念的变革同样具有实际意义。在社会发展的实质、取向和标尺等关键性问题上,人类有过诸多偏失,迫切需要... |
阅读全文 |
刘儒 魏嘉玉: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阐释及其当代意义 |
作为一种理论之所以可能,首要条件就是刻画(它)在对象、工具和方法等有区别于(其他科学)的独特性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一直是一个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理... |
阅读全文 |
轩传树 于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与实践的世界反响 |
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色、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进入“全面从严治党”新阶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党建领域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及其所取得的新成就在使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的同... |
阅读全文 |
刘少明:马克思国家治理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国家的本质、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主体、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目标、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原则等重要国家治理理论,推动了马克思国家治理理论的发展。马克思... |
阅读全文 |
孙琳:唯物史观视域中的“实体”与“主体”之辨 |
“实体”是一个西方哲学的古老概念。“实体”受到重视,应当首先归功于苏格拉底。他在问答辩证法的基础上,不再拘泥于对自然本原的溯源,奠基了实体本体论,同时也确定了“主体”在伦理学上的重要性。遗憾的是,到了... |
阅读全文 |